您的位置:

咨询热线

18559799562

新型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

作者:admin时间:2021-10-13 13:59 次浏览

信息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提倡水的循环利用、雨水与中水处理回用,使水环境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优,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建成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城市的扩张,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从而导致雨水大量流失,需加大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资金;同时,由于减少了雨水的地下渗人量,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对城市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提倡水的循环利用、雨水与中水处理回用,使水环境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优,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建成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城市的扩张,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从而导致雨水大量流失,需加大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资金;同时,由于减少了雨水的地下渗人量,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雨水特别是在城市建筑中雨水的收集、渗透与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
1雨水收集
1. 1雨水水质特点
天然降雨中污染指标浓度较低,水质基本良好。初期雨水污染主要为有机污染和悬浮固体污染,其他污染指标浓度相对较低。雨水悬浮物、COD,氨氮、总P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降雨后期COD趋于稳定,水质较好。因此,雨水的收集利用应考虑舍弃初期雨水径流,以减少对处理设施的影响,设置初期弃流设施即可以达到此目的。屋顶的雨水消除初期径流后,可以使用;人行道的雨水可以直接流人道旁绿地;机动车道的雨水经过处理方可使用。
1.2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屋面雨水、广场雨水、绿地雨水和污染较轻的路面雨水等。屋面雨水收集方式:按雨水管道的位置分为外收集系统和内收集系统,外收集系统由檐沟、收集管、水落管、连接管组成;内收集系统是屋面设雨水斗,建筑内部有雨水管道的系统。
2中水处理和回用
2. 1建筑中水回用的定义
建筑中水回用就是将公共建筑或建筑小区中人们生活或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冷却水,经集流、水处理、输配水等技术,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它是一种介于建筑生活给水与排水之间的杂用水。
2. 2中水原水
中水水源即中水原水,亦即未经处理的污水、废水。按照排水水质和污染程度轻重,中水原水可
分为五大类:
 ( 1)冷却水:主要是空调机房冷却循环水中排放的部分废水,其特点是水温较高,但一般其他污染物质含量较低;
 (2)沐浴、盟洗和洗衣排水:这种水的特点是有机物和悬浮物的浓度相对较低,但皂液和洗涤剂含量较高;
 (3)厨房排水:主要包括厨房、食堂、餐厅在制作食物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其特点是油脂、悬浮物和有机物含量高;
(4)厕所排水:主要是指大便器和小便器排放的污水,其特点是悬浮物、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
 (5)雨水:除初期雨水外,其水质相对较好。
中水水源应优先选用污染程度较低的生活污水,以降低处理费用。中水水源常分为三大类:①优质杂排水:包括冷却水、淋浴排水、盟洗排水和洗衣排水、雨水;②杂排水:包括上述优质杂排水和厨房排水;③生活污水:包括杂排水和厕所排水。
2. 3中水的水量
中水原水水量一般按中水水源供给水量约80%一90%,也可参照下表按人均用水总标准计算。各类建筑生活给水及占总用水的百分比。
2. 4中水水质及要求
中水水质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即卫生和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感观上无不快感,不会引起管道和设备的腐蚀和结垢。中水水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满足卫生要求。其指标主要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余氯量、GODS等。
(2)满足人们感观要求,即无不快的感觉。其衡量指标主要有浊度、色度、臭味等。
(3)满足设备构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质不易引起设备、管道的严重腐蚀和结垢。其衡量指标有pH值、硬度、蒸发残渣、溶解性物质等。
近年来,中国对中水研究越来越深人,为保证中水作为生活杂用水的安全可靠和合理利用,于2003年5月1日正水处理设备厂家锅炉软化水设备式实施了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 /T 18920一2002),如表2所示。
 
 

水处理设备产品 快速导航链接>>>反渗透设备| 软化水设备| 海水淡化设备| 全自动加药装置| 变频供水设备| 中水回用设备| 过滤设备| 直饮水设备| EDI超纯水设备| 超纯水设备| 超滤设备| 循环水设备

【相关推荐】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